不銹鋼機柜折彎裝置介紹
發(fā)布日期:2022-11-17
背景技術
折彎是不銹鋼機柜中常用的一種成型,廣泛使用于家電鈑金件、汽車鈑金件的生產線中,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(tài)的改變來實現(xiàn)物品外形的加工,所以出現(xiàn)了各種各樣的折彎裝備,以達到生產的標準,如中國專利200820041263.7公開了一種異形板折彎機,包括第一夾緊機構 和第二夾緊機構以及第一折彎機構和第二折彎機構;第一和第二夾緊機構都包括夾緊油缸和夾模,第一折彎機構和第二折彎機構都包括折彎油缸、固定座和折彎模。但是,現(xiàn)有折彎機的結構和生產工藝都較為復雜,調試困難,折彎精密度差,并且鈑金外殼在壓緊及成型后不能夠順利脫模,實用性不強,且生產成本較高,所以不利于推廣使用。
本產品的技術領域
此裝置為不銹網機柜加工設備領域,特別涉及一種鈑金外殼折彎裝置。
具體介紹
為了解決現(xiàn)有技術中的鈑金折彎裝置結構復雜、折彎精密度差的問題,本實用新型提供了-種鈑金外殼折彎裝置。
為 了解決.上述技術問題,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:一種鈑金外殼折彎裝置,主機架、設置在主機架上的壓緊部件和折彎部件,其中,壓緊部件包括固定在主機架上的上驅動裝置和導向裝置、通過螺栓固定在上驅動裝置的上壓刀安裝板、安裝在上壓刀安裝板上的上壓刀和安裝在主機架上的下壓刀;折彎部件包括連接在主機架兩側的折驅動裝置、與折驅動裝置鉸鏈的外滑套、與外滑套螺栓連接的開環(huán)滑軌、與開環(huán)滑軌螺栓連接的內滑套、與內滑套螺栓連接的折彎模具支座和折彎模具。
壓緊 部件中的導向裝置通過內滑套與上壓刀安裝板相連,上壓刀安裝板與垂直方向的傾角a滿足0°<a≤8°,在導向裝置的導向作用下,在上驅動裝置的驅動下,上壓刀安裝板帶動上壓刀沿著傾角a方向.上下移動,有效的避免了壓緊鈑金時精度降低,保證鈑金外殼壓緊后能夠順利脫模。同時,上壓刀可分段制作,并且可以通過上驅動裝置調節(jié)上壓刀的位置實現(xiàn)對不同板厚及寬度的鈑金進行折彎。
折彎模具支座上設有螺紋孔,折彎模具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折彎模具支座上,可以快速實現(xiàn)折磨模具的安裝和更換,同時折彎模具可前后調整實現(xiàn)不同的折彎角度,進而達到控制調節(jié)折彎角度的目的。
主機架兩側還設有折彎角度調節(jié)螺栓,通過調節(jié)螺栓的松緊,可以根據實際生產需要輕松實現(xiàn)折彎角度的微調,進一步提高了折彎裝置的折彎精密度。
本設備的有益效果為:設備結構簡單、加工生產難度低、生產效率高;壓緊部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壓緊精密度,并且能夠實現(xiàn)對鈑金外殼的壓緊及成型后的順利脫模;折彎部件可以實現(xiàn)折彎角度的微調,提高折彎精密度。
具體實施方式
本設備旨在提供一種鈑金外殼折彎裝置,以解決現(xiàn)有技術中鈑金折彎裝置結構復雜、折彎精密度差的問題。
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,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。
一 種鈑金外殼折彎裝置,包括主機架1、設置在主機架上的壓緊部件和折彎部件,其中,壓緊部件包括固定在主機架1上的上驅動裝置21和導向裝置22、通過螺栓固定在上驅動裝置21的上壓刀安裝板23、固定在上壓刀安裝板.上23的上壓刀24和固定在主機架.上的下壓刀25;折彎部件包括連接在主機架兩側的折驅動裝置31.與折驅動裝置鉸鏈的外滑套32、與外滑套32螺栓連接的開環(huán)滑軌33、與開環(huán)滑軌33螺栓連接的內滑套34、與內滑套34螺栓連接的折彎模具支座36和安裝在折彎模具支座36.上的折彎模具37。
導 向裝置22通過內滑套26與上壓刀安裝板23相連,上壓刀安裝板23與垂直方向的傾角a滿足0°<a≤8°,在導向裝置22的導向作用下,在上驅動裝置21的驅動下,上壓刀安裝板23可以帶動上壓刀24沿著傾角a方向上下移動。
折彎模具支座 上36設有螺紋孔,折彎模具37與折彎模具支座36通過螺栓38固定連接。
主機架1兩側設有折彎角度調節(jié)螺栓35,通過調節(jié)螺栓的松緊,可以根據實際生產需要實現(xiàn)折彎角度的微調。
工作時, 在導向裝置22的導向作用下,在兩個.上驅動裝置21的驅動下,上壓刀安裝板23帶動上壓刀24沿著傾角a方向向下移動,上壓刀24和下壓刀25將鈑金料4壓緊,主機架兩側的折驅動裝置31的驅動桿伸出,分別驅動主機架兩側的外滑套32圍繞滑軌33圓周運動,外滑套32帶動內滑套34、折彎模具支座36和折彎模具37圍繞滑軌33同時做圓周運動實現(xiàn)對鈑金制件的折彎成型。
以 上對本設備所提供的一種不銹鋼機柜折彎裝置進行了詳細的介紹。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設備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,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設備的方法和中心思想。應當指出,對于本技術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來說,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,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,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。